【蔺苏】从心理学的角度谈谈蔺苏同人文(更新)

看了大家的留言和私信,好多人来感谢我,说这篇文治愈了他们。真的受宠若惊,也谢谢你们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写这篇东西,是因为被昨天的活动文之后的退圈声明吓到了。

我自己很喜欢蔺晨,也很喜欢蔺苏之间的关系,他们给了我很多温暖和力量。我相信来到这个圈子的你们也一样,所以希望不管是离开的还是留下的,都是开开心心的,记住的是这里的爱和温暖。

昨天的事情,想必还是会让有些人心里不大痛快。我学了十年的心理学,科班生,看过文也开过坑。在蔺苏圈算是个存在感比较低的小透明,写这篇东西,只是想谈谈自己对蔺苏圈小伙伴们的观察和理解。

蔺苏同人其实很难写,可以说是自带虐点的一对。从金陵城最明亮的少年林殊,到家破人亡,以病弱之躯来翻案复仇的梅长苏,已经足够虐了。而蔺晨的懂得,陪伴,支持,是梅长苏生命中少有的亮色。这样患难中建立起来的关系,存在时有多温暖,失去时就有多残酷。

说蔺苏同人难写,是因为写他们几乎不可能绕过丧失,死亡,创伤,分离这些本来就很沉重的议题。而我们进到这个圈子,是因为我们对这些议题感同身受,有共鸣。其实是在他们的故事里,看到我们自己的悲伤。所以不管是写文的,还是看文的,都有很多的情绪,情绪让人敏感,不理智。

我一直都不敢写蔺苏文,因为我就是研究创伤的。我见过很多经历“失去”的人,听过很多悲伤的故事。我自己也经历过,深受打击,迷茫无助,三观动摇,怀疑一切,爬不起来的时候。

也许你会说,那都是故事,不是事实,我们能分清楚。可心理学上有个词叫“替代性创伤”,大意就是你虽然不是事情的亲历者,但作为同样知晓这个故事的人,你也可能因此受伤。因为我们会代入自己的经历,情感,会感同身受。看剧,看同人文也会这样。

所以我理解读者看了有些文之后的不爽,甚至愤怒。因为他们可能真的因此受伤了。其实别说是普通人,就像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救援人员,去到灾区工作回来,都会有一系列创伤后的反应。所以一般的工作原则是,要轮岗,要有督导,要学会保护自己。在蔺苏圈,这种保护要靠读者自己会挑文,也靠作者的善意和对创伤题材的技巧性的驾驭。

而且,有很多人他愿意看跟创伤有关的作品,可能是他本来就在经历或者曾经经历过类似的事情。他来看文,是要找药,可没想到领了把刀回去,唤起了他本来的创伤,然后就变得更不好了。

创伤后每个人的反应可能不大相同,不过大致都会经历这么一个过程。先是迷茫不解,震惊,不知所措。然后可能会否认,愤怒,自责,这时他已经开始面对现实,但却不能接受,会有一些看着不理智但其实是要保护自己的防御性反应。再然后会试着去理解,解决问题,寻求帮助。最后就是比较长的重建期,原来的生活和观念被打破,重建新的平衡。这个阶段很多人都会感觉想明白了很多事情,获得了成长。

不是每个人都能走完这些阶段,每个人的速度也都不一样。就拿琅琊榜来说,你看到梅长苏死了,可能会有一瞬的震惊,想好不容易翻案,等着旅游发糖呢,竟然给写死了,编剧你出来,我们谈谈。然后可能会愤怒,怨编剧怨导演。会否认,去看屏风后伸出手的结局,说这才是真的,去看改结局的同人文,实在不行自己写。重生,开上帝视角,来个世外高人,总之宗主要活下去。过一阵子,可能觉得,宗主求仁得仁,也是另一种圆满。不管是改结局,还是改解读,总之你自己在解决这种悲伤的设定。再后来,你可能觉得阁主宗主不能一起白首,但曾经相遇相知也够了。你从玻璃渣里也能尝出甜味来,你觉得一般文都虐不到你了,因为你变了,成长了。

你在不同的阶段,对虐的定义会不一样,喜欢的虐文口味也会不一样。同样一篇文,你现在看可能觉得震颤心灵,过一阵子可能会觉得索然无味。说到底,这都是很主观的,跟自己匹配才是最好的。会挑文,会挑文手就显得格外重要。


而能让这样的读者满意,对文手来说是巨大的挑战。



但文手写文,其实更多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。有些其实是在借虚拟的人物,写自己真实的经历,真实的情绪。写文是一种宣泄,给自己一个安全的空间,退开一点距离重构自己的故事和感受。其实自由的表达有心理治疗的作用,可能写着写着就把自己治好了。写文还是一个与同好交流,获得成就感和认同的渠道。文手的这些需求,其实是期待通过写文,通过跟读者互动得到满足。看到不符合自己预期的结果,文手也会不好受。


可写文不是写日记,毕竟是面向读者的,只考虑自己的需求,写出来的作品,带给读者的阅读体验可能就不大好了。比如说正在经历挫折的文手写悲剧,一他可能会写出非常真实,能让人共情的好文。但是如果他本身还很悲伤,还看不到希望,写出的文也会是压抑晦涩的,带给读者的也将会是比较负面的,绝望的体验,堪比毒药,杀伤力很大。


写个悲的结局很容易,但是写出能让人信服的,有意义的悲剧却非常难。

我自己所认为的有意义的悲剧,要么能让人清醒,明白些什么;要么能让人在无奈的客观现实前看到希望,看到美好的关系,看到人物的蜕变,看到人性的温暖和力量。


具体的情节设置都是手段,通过故事要传递的信息才最重要,不管是悲剧还是喜剧。但因为悲剧本身的杀伤力比较大,读者也会比较严苛,所以特别考验作者的功力。



我还没有写文的时候,我看到一些不好的悲剧,也会很失落,很愤怒,觉得作者不负责任,乱发刀。但我自己写文以后,虽然还是不喜欢这种文,但已经不会对迁怒作者了。因为我自己知道了其中的难度,很多时候,别说读者了,我自己都会很不满意我的作品。但,我真的不是故意写成这样,是经历阅历有限,笔力不够。


所以我也能理解作为一名文手,看到一些言论后的委屈和愤怒。其实说白了,就跟读者喜欢看高质量的文,不管悲剧喜剧都爱一样。作者也爱看高质量的评,不管是赞扬还是批评都喜欢。


什么是高质量的评呢,作为一个新手写文的,我认为是真正理解了我的作品的,具体的评论。喜欢说出哪里好,不喜欢说出哪里糟。其实我特别感激那些看了好几遍文以后跟我说,我觉得你哪里不顺,然后我一看真是个漏洞,遇到这样的读者,他不用温和措辞,骂我我也觉得甜。


我想大部分文手不傻,也不至于玻璃心的不听批评。他们要的无非就是认真和尊重罢了。而且如果你真的是用心的写评,想让文手进步,大家都是感激的。当然也可能有的文手就是不喜欢听这些反对的声音,可能他写文就是奔着赞扬去的,这些人写文也有自己的心理需求。彼此尊重,江湖不见就好了。毕竟谁也不能强求别人为自己改变。


我想让文手反感的是质量不高的评论,大概就类似于读者认为的没有灵魂的刀一样。是批评,但是看完了除了看出“不喜欢”得不到任何有用的信息。有些大度的文手,就跟看到不喜欢的刀就绕道的读者一样,索性不理。有些较真的文手这时就有情绪了。


打个比方,这些低质量的评论就跟,我们听长辈催婚一样。我们也不会对所有说出这些话的人愤怒,我们会辨认他是不是真的为我们好。若是亲爸亲妈,他们真着急,虽然是好心办坏事,但好歹我们也不怪他们。但要是街坊邻居,打着关心的名义说风凉话,那我们可就气了。

那文手面对低质量的评论时,怎么判断你是不是真心为我好呢。就是看你是不是认真追过我的文,给我留过言,点过赞啊。如果你真的认真看过,即使批评的没有技巧,不能让我成长,我最多不爽,但不会对你生气,因为我知道你是对我用了心的。不过是你跟我一样,笔力有限,好心出了差作品。



对于毕业,离开,退圈,每个人情况也不一样。不爱了,不需要了,离开其实是好事。说明你可能解决了你自己的议题,这里不在继续吸引你,你继续往前走,是成长。

当然也有可能是受伤了,心冷了。对于这些小伙伴,首先抱抱你们。不管你们是看文的还是写文的,因为什么原因而受了委屈。我只希望你们能理解,他说的,似乎是在针对你,其实不是。他是代入了他自己,可能曾经有个人伤害到了他。他只是在你这里想起了他的痛苦,不甘或者愤怒。那是他的情绪,只是投射到你身上,但其实跟你无关。

说到底,虚拟世界里的血雨腥风都是因为对应着现实中我们真实的喜怒哀乐,看开就好了。


最后总结,划重点:

蔺苏文不可避免涉及创伤,而看创伤相关和写创伤相关,都会让人比较敏感,情绪化,丧失本身会让人觉得无力,会愤怒,愤怒不指向自己就会指向他人。


不管是写悲剧捅刀,还是写非赞扬性评论,都是技术活。因为看文的人,和写文收评论的人,都在接收比较负面的信息,会有比较微妙的心理反应,而这种反应在创伤文的背景下都会被放大。


也许你因为看了一篇低质量的文,怀疑作者为虐而虐,但他可能真的是笔力不够。也许你因为看了一段低质量的评,觉得读者站着说话不腰疼,但他可能真的是出于好心,只是刚好用了让你不舒服的方式。


其实不管是读者还是作者,都是喜欢有意义的,温柔的善意的悲剧/批评。

所以希望发刀的你,和写非赞扬性评论的你,都能稍微留点心,注意下方式。如果觉得自己笔力不够,可以慢一点,先从发糖,写正面评论开始。那是我们初学者对他人的温柔,也是对我们自己的保护。


要求别人容易,自律难。

体谅自己容易,理解别人难。

将心比心,彼此宽容,从我做起吧!


但不管怎样,还是感谢每个发声的你们,有了你们,才有了圈子。

在这里我们付出爱,也期望获得爱。会因为爱蔺苏,爱彼此的方式而争论,闹脾气。但终究我们想对蔺苏温柔,更想对彼此温柔。









评论(100)

热度(105)

  1. 共3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